月是故乡明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月是故乡明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月是故乡明教案1【教材分析】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功成名就之后仍怀念自己的家乡,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作者巧妙设题,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作为文章的题目,统领全文,揭示主旨,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作者巧妙安排文章结构。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本文的主旨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文章中对于景和事的描述都是为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服务的。在文中,作者通过对故乡月亮的具体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捉知了、看月亮、游玩、做梦这些童年趣事都跟月亮有关,写这些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这样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在济南、北京和世界其它地方见到的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深情;作者拿赏月胜地朗润园与故乡的小月亮对比,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正如作者所说,“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最后作者直抒胸臆“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的学习和阅读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经验,有着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来说,对家乡的景和事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对家乡的景、对童年的事也充满了一定的感情。课文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学生可能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亲身经历过,课文叙述及表达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感知,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对于课文中提到的“山高月小”“三潭印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八月湖水平”等可能比较陌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对于课文中提到的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巍峨雄奇的高山、朗润园、燕园胜地、荷塘月色等可能了解很少。对于这些比较陌生、了解很少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徘、徊、渺”等1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策略】
1、识记生字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语境读准生字字音,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篝火、澄澈、旖旎、无垠、点缀”等容易读错的词语。出示词串“燕京、燕园、燕山、姓燕”,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燕”。
2、朗读教学
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找出季羡林爷爷直接描写家乡月亮的句子进行品读,直接感受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3、语言运用
本文最大的语言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找出文中的对比句品读感悟,仿照文中的对比句说一说。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吟诵古诗,导入课文题目
1、引导吟诵: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月亮。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古人最爱用诗词吟诵月亮,你们想到了哪一首诗?
2、学生吟诗。(课件出示吟诵月亮的诗句)
3、导入课文题目:吟诵月亮的古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月是故乡明》。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月是故乡明)
4、简介作者。
《月是故乡明》这篇散文是季羡林爷爷写的,季羡林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吧。(课件出示季羡林的资料)
5、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羡林爷爷的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
诗歌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了解题目的出处,为感悟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了解作者,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往事和经历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1)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2)读准多音字“燕”。(课件出示词串)
课件出示
燕京
燕园
燕山
姓燕
指名学生认读。
3、学生自主阅读。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内心感受?
(2)学生自主阅读。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在文中做批注。
4、全班交流,感知往事和经历。
(1)引导交流: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指名交流)
(2)引导概括: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吗?(板书: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做梦)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老师相机指导。初读课文,感知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
板块三
再读课文,感悟作者内心
1、引导交流: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月亮?
2、品读描写外国月亮的部分。
课件出示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1)指名朗读,交流:你有什么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样 ……此处隐藏38963个字……___)成(_____)③茂林(_____)
④荷香(_____)⑤宿(_____)幽(_____)⑥(_____)辰美(_____)
请用词语①造一个句子:________
走进山村,你会看到____;步入山谷,你会听到____;移步池边,你会感到____。(选词填空,填序号)
“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是一个对偶句,根据“赏心乐事”一词,可以推测出横线上应该填的是词语____。(填序号)
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写大树会发声,土墙会回答,表现出园子里充满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句子。
拍一拍手,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一两声,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句中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来具体描写太阳光的亮,让句子更生动、更具体。
风光旖旎的瑞士苹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作者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用莱蒙湖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些广阔世界的月亮与家乡的月亮进行了对比,突出对家乡月亮的________和________。
仿写。
小草,没有大树伟大的身躯,没有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但它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写句子。
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当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用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话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外短文《春天放纸鸢》,完成练习。
春天放纸鸢
夜幕降临,漫步在乡间道路上,除了春风扑面有一种柔和的感觉之外,时而传来阵阵熟悉的风筝葫芦声,那“嗡嗡”的声音,不由得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在我十二三岁时,每到春季,父亲总要扎个风筝去放飞,供我们赏玩。父亲()风筝时,左邻右舍好多人帮着()竹篾(miè)、打面糊、糊纸等。风筝准备就绪,还是那批人帮助()着风筝到田野里,拉绳的和()风筝尾巴的就配合我父亲放风筝,一旦风筝飞到了空中,个个看了心里甜滋滋的。
后来,父亲见到别人的风筝上挂着葫芦,在空中嗡嗡作响,几里以外的人都能听到。于是,他也制作风筝葫芦。他先弄来几个干燥的瓠(hù)瓜,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大约留住整个瓠瓜的三分之二吧;然后,用一块圆形木块盖住截口,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以免漏气;最后在木块中间雕出一个倾斜的口子,这样,风筝葫芦就算制作完成了。在风力的作用下,那葫芦就发出“嗡嗡”的响声,挂在风筝上,老远就能听到时高时低的风筝葫芦声。
受父亲的熏陶,我也喜欢制作风筝。开始时,我只是用麦秸秆和旧报纸,制作简单的小风筝。后来,我又萌发了制作大风筝的念头。同伴们见到我要制作大风筝了,个个鼎力支持,跟在我后面溜溜转。我自己制作的风筝飞上了空中,我和伙伴们高兴得手舞足蹈。从那以后,每到春天大风时节,我就有制作和放风筝的习惯。
我在同伴中是放风筝的高手,贪玩的小伙伴都很听我的话,否则我们放风筝时就不带他去。
蓝天中的风筝,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让我的思乡之情又倍增几分。
“手舞足蹈”的近义词是_______。
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短文的括号里。
提托扎劈
下列对风筝葫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风筝葫芦的原料是瓠瓜,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大约留住整个瓠瓜的三分之一。
B.用一块圆形木块盖住截口,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以免漏气。
C.最后要在木块中间雕出一个倾斜的口子。
D.风筝上挂着的葫芦,在空中嗡嗡作响,能发出时高时低的声音,几里外的人都能听到。
下列对短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出了“我”很自私,谁要是不听话,就不带他去放风筝。
B.写出了“我”和小伙伴很贪玩,也写出“我”的淘气与天真。
C.写出了“我”在小伙伴心中的地位,“我”常用放风筝来威胁小伙伴,让他们听话。
D.写出了“我”对那时的任性感到后悔和自责。
“受父亲的熏陶,我也喜欢制作风筝。”这句话的作用是()。
A.点明中心B.承上启下C.总结全文D.统领下文
“蓝天中的风筝,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让我的思乡之情又倍增几分。”这句中“美好”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请写写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gōu yān zhuì yín qǐng yǐ chéng dié miǎo
2.气派烟波浩渺篝火嚼烂乐此不疲
3.潭水好像徘徊盼望浩荡姓谭橡树排列吩咐诰命
4.清澈澄澈温和暖和
5.乐此映趣修竹远溢鸟鸣良景赵爷爷天天去公园慢跑,并乐此不疲。 ③ ⑤ ④ ⑥
6.活力和生命力石头都会发生声音山谷都在回答人蚯蚓蝙蝠对比大沙漠中大海中高山上喜爱思念玫瑰芬芳的香味牡丹华丽的外表用绿色默默地装点着大地
7.我站在仓鼠的面前,看它吃瓜子的样子:那样小的手,那样长的牙,那样呆呆的眼神。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是赏月胜地。
8.
欢蹦乱跳
扎劈提托
A
B
B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